首页 资讯 正文

25岁女歌手凌晨发声:真的是人神共愤!

体育正文 136 0

25岁女歌手凌晨发声:真的是人神共愤!

25岁女歌手凌晨发声:真的是人神共愤!

28日凌晨,女子演唱组合i-dle成员叶舒华,时隔一年(yīnián)更新微博(wēibó),为成都女子家门口被害案受害者发声。

“我用我公众人物的身份来和大家说(shuō)请重视这个(zhègè)事件,因为我知道此时此刻,某个地方,也有可能会有下个受害者,或是已经正在遭遇同样痛苦的悲剧正在重演(chóngyǎn)。有病的人需要保护,没病的人没理由要牺牲。真的不要再拿(ná)自己精神不正常这说词来当免死金牌 。”

叶舒华还表示,看到这位母亲用尽自己的(de)全力,努力保持自己的理智让法律一定要给女儿和社会(shèhuì)一个交代,这令她心疼不已。

公开资料(zīliào)显示,叶舒华,2000年(nián)1月6日出生,中国台湾女歌手,女子演唱组合i-dle成员。

2024年(nián)6月9日,成都一小区内,27岁海归女子小雅在自家门口被(bèi)同小区居民梁某某(mǒumǒu)捅伤致死,引发社会广泛关注。这起看似普通的故意杀人案,因嫌疑人梁某某被鉴定为精神分裂症(jīngshénfēnlièzhèng)患者而陷入舆论漩涡。

案发近一年(yīnián)后,该案原定于5月27日上午9点半在成都市中级(zhōngjí)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,检方以故意杀人罪对梁某某提起公诉。

庭审会议结束后,因为(yīnwèi)双方申请证人出庭作证,法院要通知(tōngzhī)证人出庭,合议庭决定择日开庭审理。

当受害者家属(jiāshǔ)质问“无既往病史如何认定精神病(jīngshénbìng)”“为何拒绝二次鉴定”“精神病能否成为杀人免责金牌”时,这场悲剧引发了一场(yīchǎng)关于法律、精神疾病与安全的全民讨论。

★事件回顾:猫眼(māoyǎn)里的人影,微信里最后的求救

受害者(shòuhàizhě)小雅的母亲王女士告诉记者,她(tā)和女儿与凶手梁某某素不相识、无冤无仇。

这场家门前的致命冲突发生在(zài)2024年6月9日中午1时许,小雅的母亲王女士外出办事,独留女儿(nǚér)在家。

据王女士回忆,她出门时注意到这名35岁女子在邻居门前徘徊,该女子背着(bèizhe)挎包(kuàbāo)、长发披肩,行为异常。

小雅(xiǎoyǎ)从猫眼上看到的嫌疑人

随后,小雅通过微信告知母亲,该女子持续在门口(ménkǒu)做出敲门并吐痰等怪异行为,王女士立即联系物业请求(qǐngqiú)保安介入。

物业派出一名65岁的保安到达事发现场(xiànchǎng),这时,小雅打开房门质问梁某某,随即二人发生争吵,梁某某冲到房门处与小雅抓扯、打斗,其间,梁某某使用事先准备的刀具对小雅头面部、胸部等部位切划、捅刺十刀,小雅随之(suízhī)受伤(shòushāng)倒地,经(jīng)120现场抢救无效死亡,梁某某经公安民警同意后随父母自行驾车就医(jiùyī)。

经鉴定,被害人小雅(xiǎoyǎ)系被他人用单刃锐器刺击左胸部导致左肺破裂致急性大(dà)失血死亡;梁某某右侧鼻骨及上颌骨额突骨折构成轻伤二级(èrjí),其患有精神分裂症,对其2024年6月9日的违法行为(wéifǎxíngwéi)评定为部分刑事责任能力。

在成都市检察院起诉书中(zhōng)还提到,被告人梁某某因精神异常,经常无故窜至小区部分(bùfèn)住户(zhùhù)门口,进行敲门滋扰(zīrǎo)和辱骂。此前,曾因其拒不配合调查和辱骂民警和住户,受到民警依法警告。此后,梁某某便随身携带刀具等器械在小区内对部分住户进行敲门滋扰。

★家属质疑:精神疾病VS精心预谋(yùmóu)

5月(yuè)27日,被害人母亲发布视频(shìpín)称,精神分裂症不能成为躲避刑罚的借口。现在她的主要诉求是“希望法院重判凶手死刑”。

对于梁某某被认定患有精神分裂症,在违法行为评定为部分刑事责任能力(nénglì)一事(yīshì),王女士存有异议。

被害者母亲告诉大象新闻记者杀人凶手的父母到26日为止都没有给她(tā)打过一次电话。谈及(tánjí)案发细节(xìjié),她提到:“这个凶手在看守所里拒不认罪,她说她是正当防卫,而且她在看笔录的时候还说了那么一句话,哪条法律规定我(wǒ)不能敲门?这是一个精神病患者说的话(dehuà)吗?她的条理那么清晰?”

王女士认为梁某某思路清晰,甚至能(néng)在行凶后与父母前往医院就医,因此对梁某某在事发(shìfā)时的(de)精神状态有疑问。“如果梁某某此前便有精神病史,为什么其父母未在案发前采取治疗措施,还任由其多次在小区内(qūnèi)滋扰(zīrǎo)业主?”王女士说,事发后梁某某的家属(jiāshǔ)称梁某某在家时就有发脾气、摔东西等情绪不稳定的情况,“但对方并未提供梁某某的精神病史证明。”凶手父母也并未报备凶手患有精神疾病。

王女士称(chēng),凶手(xiōngshǒu)不是第一次敲她家门,事后警方让她指认凶手,她的妹妹看到凶手照片时说,2023年10月时这人也敲过门,她开了门问找谁,凶手说了句“家里还有其他人”后转身就(jiù)走了。

王女士说,自己的(de)女儿身材高挑、阳光漂亮,而据她了解,凶手大学辍学(chuòxué),进入社会后工作感情不顺,没结过婚,35岁(suì)都还和(hé)父母住在一起。王女士认为,凶手心理扭曲,两家住得又近,可能早就盯上自己的女儿了。

★律师(lǜshī)呼吁精神病犯罪应当承担刑事责任

案件曝光后,不同群体的反应折射出复杂的社会焦虑:网友(wǎngyǒu)在社交媒体刷屏“死刑”,认为精神病鉴定是(shì)“钻法律空子”;还有网友表示焦虑:“家门都不安全,我们还能相信(xiāngxìn)什么?”
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第十八条对精神病人犯罪有着明确的三种处理(chǔlǐ)情形:其一,经(jīng)法定程序鉴定确认(quèrèn)完全不能辨认(biànrèn)行为的精神病人,不负刑事责任,但需进行强制医疗;其二,间歇性(jiànxiēxìng)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犯罪,应当承担刑事责任;其三,尚未完全丧失辨认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,应当负刑事责任,但可以从轻处罚。

不过,根据《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》第(dì)二百五十五条规定,若对(duì)鉴定意见有异议且理由成立,必须重新进行鉴定。据王女士的律师5月(yuè)27日介绍,他们已经向法院申请(shēnqǐng)对行凶者进行二次精神病鉴定。

王女士的律师接受(jiēshòu)大象新闻采访时表示:坚定(jiāndìng)地呼吁精神病犯罪,也应当承担刑事责任,认为刑法第十八条有待修订。

★警示:高龄保安与社区安全漏洞(ānquánlòudòng)

“保安在场,为何不制止?”这是许多人的疑问。案发小区(xiǎoqū)保安黄某(huángmǒu)已65岁,面对(duì)持刀行凶者力不从心。家属要求严惩凶手,同时呼吁物业对安保漏洞负责。

社会反思居家(jūjiā)安全与精神病患者管理(guǎnlǐ)此案折射城市社区安全漏洞:保安高龄化、应急响应迟缓等问题暴露无遗。

同时,梁某某作为同小区住户,其精神病史是否被社区掌握?若已知情,物业(wùyè)是否未(wèi)履行风险告知义务?王女士表示,之后她也将对小区物业提起(tíqǐ)诉讼,追究物业的责任。

法律界人士呼吁(hūyù)应完善精神疾病患者社区监管机制,避免悲剧重演。

来源 新闻晨报(xīnwénchénbào)、南方日报、大象新闻等

25岁女歌手凌晨发声:真的是人神共愤!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